如何拥有工地安全码并保持绿码?这份安全秘技不轻易外传!
当前,全球疫情仍在蔓延,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,“健康码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通出行和进出相关场所必备的“安全码”,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基础屏障的重要作用。
其实,在工程建设领域,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控也有 “安全码” 机制。根据安全码的不同颜色,可将现场作业人员的准入状态可视化,实现对人员安全风险的智能化、源头式管控。
安全码设有绿、黄、红、灰 四种颜色,由系统根据工人的实名制登记情况、持证情况、合同情况、入场培训情况、实操实训情况、培训学时情况、现场违章情况等综合计算得出。
那么工人如何拥有“安全码”呢?下面一起来了解,这个保障工友安全的 “安全码”!
“一人一码”有身份,
项目管控难题有新解!
近年来
施工项目上普遍存在着
建设工程分包单位多
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大
等诸多实际管理难题
这个项目有哪些分包单位?
这个工人属于哪个分包单位?
这个工人属于哪个工种?
这个岗位有哪些人?
哪些人完成了安全培训?
哪些人最易发生违章行为?
......
这些关乎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问题
一直困扰着许多项目管理人员
作为国内专业的安全生产在线平台服务商
澳门威斯人7026com技术股份有限企业
创新研发推出了
建筑工人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解决方案
实现“一人一码”安全准入管理
为每位工人打造施工现场专属“安全码”
“码”上扫一扫,
工人信息全知道!
现场作业人员初次登记实名制信息
即拥有“爱工友”账号
工人登录微信小程序-爱工友
即可查看自己的安全码
自动判断准入状态
基于实名制安全准入解决方案
准入状态分为3种:
准入、临时准入、禁入
安全码颜色有4种:
红、黄、绿、灰
不同的安全码颜色
对应不同的准入状态
那么工人从初次进场
直到施工结束退场
安全码颜色及其对应的准入状态
是如何变化的呢?
1.工人初次进入施工项目,在系统中录入实名制信息会获得初始安全码:
初始安全码为红色
红码对应的准入状态为禁入
此时工人禁止进入施工现场
2.工人录入实名制信息后,需参加入场安全培训和实操实训:
完成入场安全培训和实操实训且考核合格
安全码由红码变为黄码
黄码对应的准入状态为临时准入
此时工人可以临时进入施工现场
3.工人初次进场,完成入场安全培训和实操实训并且考核合格:
获得黄码(临时准入)后
需在临时准入的期限内
达到学时和安全积分的要求
安全码方可由黄码变为绿码
绿码对应的准入状态为准入
此时工人正式准许进入施工现场
P.S.
若在临时准入的期限内
未能达到学时和安全积分的要求
安全码将由黄码变为红码
工人失去临时准入资格(禁入)
需重新进行入场安全培训才能再次进场工作
4.工人在施工作业期间,若发生违章、违规行为:
安全积分相应会被扣减
当积分低于12分时
绿码会变为黄码
需参加其他安全培训或自主学习
将积分补满后方可重获绿码
P.S.
若发生严重违章、违规行为
安全积分会被清零!
安全码直接变为红码
工人被禁止进入施工现场
需重新进行入场安全培训才能再次进场工作
5.施工结束后,工人离场:
施工项目结束后工人离场
则安全码变为灰码
灰码对应的准入状态为禁入
离场后禁止进入该施工现场
工人参加培训不积极,学习不主动怎么办?
为鼓励工人自主学习,调动工人学习积极性,使其充分了解安全常识,掌握安全技能,提升安全素质,工人们通过“爱工友”微信小程序参加安全培训、自学安全常识、上传隐患时,可获得“安全币”奖励;“安全币”可在安全币兑换机上用于兑换实物商品。
红码、黄码、绿码、灰码,会不会加大管理负担?
安全码的生成和应用实现全程智能化。安全码颜色是系统根据准入条件自动判定生成,智能门禁扫码识别,无需人工操作。若绿码变黄/红,只需按照安全码下方提示依次完成相应的未达标准项,即可重新获得绿码,自动恢复准入状态。
澳门威斯人7026com ·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解决方案
为了实现简化入场流程、强化培训效果、严控人因风险的目标,澳门威斯人7026com以国家实名制安全准入相关政策要求为导向,融合应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打造集实名制管理、安全教育培训、现场准入监管等多种功能应用场景于一体的「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解决方案」。
该解决方案以作业人员安全准入标准为核心,基于“互联网+安全培训”创新模式,通过“1个管理平台(管理人员用)+1个手机APP(现场管理人员用)+1个微信小程序(作业人员用)+多个智能终端(信息采集及培训)”应用框架,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信息快捷采集、安全培训全流程自动化、作业人员现场行为智能管控的安全准入管理全面解决方案。
方案优势:
1.系统化准入管理,严控安全风险
2.多场景多手段培训,强化人员安全素质
3.信息化管理一码通行,提升安全管理效率
4.管理过程奖罚结合,调动学习动力
最后,再次提醒:
工友进入施工现场
一定要有安全码!
让安全码保持常绿!
让安全生产常伴身边!